在汽车市场上,价值50万元以上的进口车辆往往会配备一套空气悬架,通过传感器计算车身的离地间隙,若发生变化就会将信号传送给行车电脑,然后通过给空气弹簧充、放气来恢复间隙,实时减震,保持车身不下沉。而青岛一家科技公司将改变这个市场。
位于高新区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内,由同济大学张广世博士创办并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团队助力的青岛孔辉智能悬架系统有限
张广世的技术不但可以实现车身与地面间隙的自动控制,还设置了人工调节功能,能够让驾驶员随时升高或降低汽车底盘。
在青岛孔辉公司的试验场内,一名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展示安装了悬架系统的汽车有多“智能”:驾驶员上车,通常会因车载加重而向下一沉的车体却在瞬间自动调平,保持车体与地面间距不变;汽车行驶到坑洼不平的路面,为避免剐蹭底盘,驾驶员能控制升高汽车底盘的离地间隙;还有一项技能无法现场展示,但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当这辆车在高速路上时速达到100公里的时候,底盘能够更好的降低,以使重心下降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的安全性。据了解,有了高度可调控的智能悬架,汽车底盘的离地间隙从最高点至最低点有大约75毫米的调整空间,基本能满足各种特殊路况条件。
而且,它的智能性还不止于此。在汽车制动、转弯、加速的时候,智能悬架系统还能保持车身姿态,减小因车辆行驶状态改变导致的点头、倾斜、仰头等动作,保持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据了解,青岛孔辉自主研发的“乘用车电控悬架技术”已获得科技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认定,其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可调阻尼控制策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说起青岛孔辉公司的成立,还有一段小插曲。2012年,张广世放弃了某上市企业高管的职位以及所有的股票,开始孤身创业。经过一段艰苦的创业准备阶段之后,2014年2月,张广世正式注册成立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并成为第一批入驻青岛博士创业园的企业。
“汽车上连接轮胎和车体之间的这一部分叫做悬架,就像人体的膝关节一样,能起到连接和减震的作用。”张广世和记者说,国外高档车的悬架使用了空气弹簧系统,才会比我们的车更舒适。“我要做的就是研发生产出与国外高档车一样品质、甚至更好的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实现这一系统的国产化。”念念不忘于要让国内外的汽车都用上“青岛制造”,张广世购买了电控悬架系统的进口零部件,全部拆了,研究内部的各种构造和工作原理,一点点琢磨出了自己的产品。
张广世带着自己的产品去参加竞标,遇到了最强劲的对手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郭院士在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造诣精深,在整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我国最早进行空气悬架研究设计及试制的汽车工程师。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张广世赢得了那次竞标。他谦虚地笑笑对记者说,当时郭院士的产品还没有实现产业化,而自己恰好在技术和样品生产各方面都符合招标方的要求,因此中选。
而恰恰是通过这次竞标,让郭院士看中了张广世的研发创新,双方很快从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由郭院士创办的孔辉科技投资1000万元给青岛浩釜铭,并于2016年8月正式入驻市工研院。前不久,青岛浩釜铭正式更名为青岛孔辉。
有了中国汽车行业泰斗助力,张广世追逐梦想的步伐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公司注册成立仅仅三年,已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登陆蓝海四板,累计申请涵盖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等知识产权21项,授权15项。企业创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HISS”品牌,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在设计阶段即可进行方案布置优化、数字虚拟样机设计的模拟匹配,提高了内部协同和设计能力,来保证了设计质量、缩短了产品研究开发周期。
在青岛孔辉的生产车间,张广世拿着一块巴掌大小的方体部件自豪地向记者展示:“这是我们智能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叫做五连阀气路分配阀,能够最终靠它控制空气弹簧的上下运动,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据了解,除了高度传感器仍然需要进口,青岛孔辉的智能悬架系统充分的利用周边资源,几乎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所有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发展。
如今,青岛孔辉已经是依维柯的供应商,同时还与20多家汽车公司实现了研发合作。“2018年至2019年,我们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1亿元,要尽快实现产业化。”张广世雄心勃勃,凭借其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悬架系统,他的创新团队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汽车部件国产化的历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如您对我们的服务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