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3928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公司专门干智能超声水表和热量表系列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构建软硬件相结合的一体化产品生态为智慧水务、节能供热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司秉承“以智慧能效管理为驱动、以智能终端表具及系统研发为主线”的生产经营理念,从管网供水、供热系统全局出发,针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应用”三个功能层次,开发出了软硬件相结合、涵盖完整产品生态链的智能超声水表和热量表两大系列产品,满足了公用事业部门和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精准计量、远程抄表、营收管理、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等需求。
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公司现已形成智能水计量、智能热计量两大主线、覆盖管网/户用全口径范围、近千种规格型号的产品体系,大范围的应用于城市供水、集中供热、消防安全等社会生活每个方面,在节能减排、能效管理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的产品包括超声水表、超声流量计、智能消火栓、超声热量表、智能衡流阀及其配套产品等。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和智能超声热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集中供热、消防安全等领域,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从硬件产品到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为公司主要产品,近年来收入增长迅速。
公司生产的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有机系统,涵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应用三个功能层次,其构建的完整产品生态链可广泛应用于水贸易结算、市政、消防和农业灌溉等领域。公司生产的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主要包括超声水表、超声流量计和智能消火栓,其中超声水表为公司主要产品,占公司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收入的95%以上。
公司将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诸多领域,从而衍生出多种产品应用形态,其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有户用超声水表、管网用超声水表、超声流量计及智能消火栓,主要应用领域及产品特点如下表所示:
户用超声水表是公司将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的主要产品,是公司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的重要收入来源。除户用超声水表外,公司大力推广智能超声水表在供水企业的商业化应用,结合供水企业的运营特点针对性研发出管网用超声水表和超声流量计,在帮助客户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还创新性地将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市政消防领域,研发出智能消火栓,该产品推向市场后反应良好,收入增长较快。
未来公司将继续顺应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结合水利部门、高校、政府机关等部门的用水特点和实际需求,针对性研发各类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推广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如下图所示,公司生产的智能超声水表能够精准计量用水数据并配合M-Bus、GPRS、LoRa和NB-IoT等多种通讯技术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供水企业可结合自身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各类专项管理软件、平台应用软件对用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应用,从而满足其精准计量、远程抄表、营收管理及在线监控等管理需求。
公司生产的智能超声水表能够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管道内顺水流和逆水流的传播速度时间差对瞬时流量进行精准计量。相较于机械水表,超声水表在数据采集端的优势主要体现于:①无机械运动装置,无机械磨损,长期运行计量精度稳定,使用寿命长;②量程比高、始动流量低、测量精度高,使得微小水流量均可有效识别,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问题;③水流阻碍小、压损较小,实现输送节电降耗目标;④产品结构防护等级较高,使得产品在暴晒、灰尘、浸泡、高低温、高湿等复杂应用环境下的质量稳定性较高;⑤水温的适应性更强、防冻。
传统机械水表具备流量计量功能,但仍需依赖人工抄表完成数据采集。而搭载通讯模块的智能水表配合特定通讯终端及阀控设备不仅能实现数据远传功能,还能进行远程控制,从而有利于智慧城市信息化及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公司生产的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包含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集中器等通讯终端以及配套应用软件,通过与M-Bus、GPRS、LoRa和NB-IoT等现代通讯技术深度融合配合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从而实现流量抄读、管网漏损检测、压力在线监测等功能,具体传输模式包括以下三种:
物联网远传方案无需数据集中器,直接通过物联网水表自带的NB-IOT通讯模块实现数据远传。
无线远传方案由无线超声水表(或其它无线终端仪表)、无线数据集中器及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
有线远传方案使用M-BUS通讯+GPRS通讯方式,将水资源管理部门与用户仪表之间做双向通讯连接。
智能超声水表是软硬件结合的有机整体,除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等基础功能外,还可通过各类专项管理软件进行管控分析,通过平台应用软件构建智能系统,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智慧化目标的实现。
公司的专项管理软件包括表务管理系统、营业收费系统、管网监控系统和供水运维系统四大类,具体功能如下:
表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设备资产和用户信息进行档案管理,对智能仪表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同时对智能仪表设备实现远程操控。软件控制界面如下:
营业收费系统主要用于帮助供水企业进行水务营收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营业厅收费、预开票、抄表管理、票据管理、抄表管理、票据管理、报表管理、扎帐、智能阀控、IC卡管理、短信微信提醒等。软件控制界面如下:
管网监控系统通过GIS地图直观展示供水管网分布及实时状态信息,可实现的功能包括管网分区计量、压力分区监控、大用户实时监控、小区总分表产销差分析、智能消火栓实时监控以及二次供水站点实时监控等。软件控制界面如下:
供水运维系统主要用于为供水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提供支持,最重要的包含工单系统和巡线管理系统两部分:工单系统可以通过报警信息或自主创建工单并分派任务给员工并进行全程跟踪;巡线管理系统为管道巡查工作提供实时监控,从而更有效的对管道巡查工作进行管理。软件控制界面如下:
公司的平台应用软件主要为智慧水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凭借对城市供水系统运维管理的理解和经验积累,公司结合下游供水企业的需求特点和运营模式开发出智慧水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满足其供水调度、产销差分析、漏损监测、收费管理等日常运营需求,帮助客户在实现节水降耗管理目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公司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对表务管理、营收管理、管网监控、供水运维等多个运营模块的有机整合、综合运用以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为客户整体运营的分析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该平台不仅能够提供漏失率、产销差、能源消耗、营收数据等关键运营指标,及时反映客户投诉、报警等各类运营状况,还能自动生成产品质量、工时统计、定期工作报表等各类分析报告,从而形成服务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综合智库。软件平台界面如下:
综上,公司销售的智能超声水表类产品包括计量表具以及与之相配套的GPRS数据采集终端、M-BUS数据集中器等通讯终端、各类嵌入式软件、专项管理软件和平台应用软件,上述产品共同构成软硬件相结合的完整产品生态,整体对外销售,从而为智慧水务、节能供热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智能超声热表类产品包括超声热量表、智能控制阀和智能衡流阀等产品,其中超声热量表为基本的产品。超声热量表采用超声波流体测量原理,通过换能器和温度传感器提供流量和温度信号,经过密度和热焓值补偿及积分计算得出热量值,进而测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量。公司智能超声热表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北方集中供暖市场。
供应用仪器仪表指在气体/液体/电力供应过程中用于计量、调节和控制的仪器装置,通常包括水表、电表、热量表和燃气表等,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商业办公及居民住宅等领域能源耗用的贸易结算。
供应用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早期多为传统机械表,即通过简单机械装置传动进行计量,采用人工读数方式记录机械指针显示刻度进行读数。近年,供应用仪器仪表行业逐步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通过对传统计量仪表计量方式、结构设计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实施智能化改造,达到对能源耗用进行精准计量、远程抄表、营收管理、在线监测和综合分析等目标。
行业发展初期,国内水表多为传统机械水表产品。传统机械水表因其通过简单机械装置传动进行计量,具有计量精度低、始动流量高、传动部件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等问题亦难于解决。
2003年以来,随着传感器应用技术、远程通讯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一户一表、阶梯水价等政策的推行,通过在机械水表上设置机电转换装置,智能机械水表应运而生。智能机械水表可实现数据远传、预付费用水、网络阀控等功能,并随着相关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产品功能逐步丰富。该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供水管理信息化应用需求,但其核心计量方式仍采用机械运动装置,在计量原理和计量性能上与机械水表并无本质区别。
2013年以来,行业内优势厂商尝试计量技术创新,将超声波等传感技术应用于水计量领域,形成以电子传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水表。相比智能机械水表,电子水表一方面具有计量精度高、无磨损、压损小、始动量低、等方面优异特性,计量性能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可进行双向流量计量、具备瞬时流量显示功能,并通过与现代通讯技术深度融合,能够实现流量实时抄读、管网漏损检测、压力在线监测、数据挖掘分析等功能,更好满足现代城市智慧水务管理需要。
目前,国内水表行业已从传统机械水表为主过渡到和智能超声水表并存的发展阶段。受制于国内智能水表产品研究开发起步相对较晚、生产工艺及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智能水表(包括智能机械水表和智能超声水表)的产销规模增速明显,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首先,与智能机械水表相比,智能超声水表的功能更加全面。智能机械水表主要功能为水量的记录与抄收,而智能超声水表除具备上述功能外,还可作为流量计来使用,即通过对瞬时流量的监控,对漏水、过流量及爆管进行预警。
其次,与智能机械水表相比,智能超声水表拥有更加优良的计量特性。主要体现于:
A、测量范围宽。机械水表仅在准线性测量区域拥有较高的计量精度,但在高流量区域因压力损失较大且因高速磨损导致无法长时间工作。与之相比,超声水表的量程比具有显著优势;
B、计量灵敏度高。超声水表的始动流量与机械水表相比相对较小,因此超声水表一方面更有利于及时发现水龙头、马桶等用水设备的跑、冒、滴、漏问题;另一方面高计量灵敏度的特点使得其在进行管网供水分区计量时总表和分表的计数差异数据更加可靠,从而更有利于对管网漏失率进行监控;
C、具备双向计量功能。与机械水表相比,超声水表能够避免因水压波动引致水表自转而带来的用水纠纷问题。此外,由于目前进行分区计量管理的供水管网主要呈环状,水流方向不稳定,因此具备双向计量功能的智能超声水表相对于智能机械水表在供水管网的分区计量中更具应用价值。
最后,与智能机械水表相比,智能超声水表拥有更加优良的使用特性。主要体现于:
为适应智慧水务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需求,智能机械水表和智能超声水表应运而生,通过搭载无线通讯模块及阀控装置,能够对用水数据来进行及时采集、实时监测并对计量硬件进行远程控制。然而,仅凭硬件层面计量表具和通讯终端的应用仍难以满足智慧水务更高层次的目标“智慧化”的实现。对此,市场上部分水表供应商致力于供水管控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将水计量硬件与供水管控软件结合应用,推广智能水表的智慧化应用。
随着智慧水务的发展,智能水表功能不再局限于用水计量和贸易结算,而更多用于辅助决策及分析管理,应用于诸如管网供水分区计量、管网压力在线监测、管网供水科学调度、渗漏水监测与定位、水质检测与预警、大用户用水综合分析等领域。智能水表行业的竞争焦点也将随之变化,从智能水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向提供系统监控及数据服务上倾斜。智能水表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朝着以智能终端表具硬件为基础,提供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上转变。
热量表是用于测量、计算及显示水流经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量值的仪表。热量表按流量传感器测量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电磁式和超声波式三类,其中电磁式和超声波式热量表属于智能热量表范畴。
热量表产品起源于欧洲。20世纪6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燃料价格迅速上升,过去的福利供暖体制使得欧洲传统供暖地区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各国陆续开始实施“分户控制、分户计量”的供暖收费方式,热量表产品由此面世并发展至今。经过多年应用实践积累和技术升级换代,热量表产品已由早期机械式测量发展为电子测量方式。相比于电磁式热量表,超声热量表因其在测量量程、计量精度、压力损耗和环境适应性上的优异特性,受到越来越多供暖国家或地区的青睐,成为国际市场上主流的智能热量表产品类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初步探索供热计量改革,在学习、消化欧洲历史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试点和深化实施改革工作。由于热量表是供热企业衡量管网效率、用户能源消耗和用户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其在以供热计量为中心的改革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热量表行业的发展与国家供热计量改革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
我国供热计量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探索学习、发展起步、爆发增长、分化调整等不同发展阶段。2016年起,围绕在过去十多年供热计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管理难题,行业内展开充分的交流、探讨。“十三五”期间伊始,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对供热计量改革、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和规划部署,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
从当前来看,我国供热计量改革正处于新一轮政策支持和转型机遇期。在节能减排、清洁供热等背景环境下,我国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落实供热计量改革是引导供热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集中供热面积增加、非集中供热地区建筑节能等新兴需求涌现,对热量表产品市场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
2016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供热计量相关法规或政策: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明确了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要求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2017年9月,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清洁供暖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大力提高热用户端能效,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收费,严格执行供热计量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供热计量设施建设、使用、收费等工作,促进热用户端节能降耗”。2017年12月,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再次明确,“大力推行集中供暖地区居住和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新建住宅在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时,必须全部安装供热分户计量和温控装置,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持续深化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热量表作为落实供热计量收费的关键仪表,将随着国内供热计量改革的深化实施保持稳定发展。
除北方集中采暖15省市的供热计量需求外,近年“三供一业”改造、部分冬冷夏热南方城市供热以及楼宇节能计费等新兴市场需求,为智能热量表产品应用拓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三供一业”改造是将国有企业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分离移交至供水公司等专业单位,分户设表、按户收费。其中,实施供暖计量收费作为三供一业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某些特定的程度拉动智能热量表产品的市场需求。
传统冬季集中供热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城市,而实际上部分南方城市冬季潮湿阴冷,居住舒适度较差。近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南方城市改善居住环境、实施集中供热呼声越来越高。目前,部分南方城市慢慢的开始依据自己区域情况做初步尝试,如安徽合肥热电集团集中供热面积达2,450万平方米,基本覆盖合肥主要城区、开发区等,居民供热比例达10%;武汉德威热力供热管网覆盖全市多个区域,为30万户居民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服务。冬冷夏热区域供暖需求的释放,可有效驱动智能热量表需求的增长。
此外,近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写字楼集中空调系统应用日益普遍,而不同用户对于空调供冷、供热的时间、温度等差异不同,过去用多用少、用与不用平均分摊的收费方式存在不公平,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通过安装热量表进行分户计量收费是杜绝能源浪费、促进社会节能的重要路径。因此,智能热量表在楼宇节能改造过程中亦将获得良好市场需求释放机遇。
我国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国,科学合理的解决社会经济稳步的增长较快与能源利用率较低的矛盾,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家节约能源法明确“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据统计分析,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每年采暖能耗达1.3亿吨标准煤,是相同天气特征情况下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城市供热系统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收费并鼓励用户节约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长久来看,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根本上保障了本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的条件包括建筑节能、水力平衡和热计量,其中解决水力平衡问题是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前置条件之一。由于水力不平衡使用户冷热不均,即近热力管道端用户热,远热力管网端用户冷。目前为满足远端过冷用户的需求,热力公司只能整体增加热力管网流量,导致近端用户出现过热,部分节约下来的热量又会被其他用户吸收,从而形成用户节费、企业不节能、排放未降低的局面。由此可见,解决水力失衡问题或将成为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
综上,公司专注于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新性地将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户用水表及市政消防领域,并通过构建软硬件相结合的一体化产品生态为智慧水务、节能供热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国内最先将超声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户用水表和户用热量表领域的企业之一,产品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都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拥有全部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在国内市场上,公司目前在超声水表行业内已占据较高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获得欧盟MID工厂认证,公司智能水表产品已获得欧盟CE资质认证、MID产品认证,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2022年4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并于2022年5月18日经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公司总股本13,92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2,785.6 万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后尚未分配的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于 2022年7月11日完成本次权益分派工作。
2022年12月8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关于拟签署〈购地投资协议〉的议案》,并于2022年12月8日经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赞同公司与南京未来科技城管理委员会签订本次购地投资协议。 公司与南京未来科技城管理委员会签署《购地投资协议》项目名称:迈拓水务数字中心项目,项目落地后注册子公司作为项目实际运营公司,注册资本金 10000万元以上。项目主要作为办公、研发实验楼、部分必要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10.5亿元,项目用地面积约13亩,用地性质和行业属性:科研用地,行业为科学技术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建设周期预计为24个月。